2013年12月23日,北京注協專家委員會召開2013年度總結會,并隆重舉行“北京注協高新技術企業審計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北京注協會長郭文杰、秘書長汪寧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中注協專業標準與技術指導部副主任張文、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邱靖之出席會議。上市公司審計專家委員會、IPO審計專家委員會、民間非營利組織審計專家委員會、司法會計鑒定審計專家委員會及新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審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報、財會信報記者,以及北京注協秘書處相關部門負責人等近百人參加會議。成立儀式由北京注協副秘書長張文麗主持。
會議通報,自2012年12月上市公司審計、IPO審計、民間非營利組織審計和司法會計鑒定審計四個專家委員會成立以來,就IPO項目專項核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信息網絡侵權司法會計審計、基金會審計等領域的審計業務,陸續發布近3萬字的十項專家提示;在監管部配合下,IPO審計專家委員會和司法會計鑒定審計專家委員會分別撰寫2萬5千多字的《IPO企業收入審計風險及審計策略》和2萬多字的《北京地區司法會計鑒定行業現狀調查及風險應對》課題報告;上市公司和IPO審計專家委員會聯合編著《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實務操作指南》和《上市公司收入審計實務操作指南》,兩本書近70萬字。
郭文杰會長對專家委員會一年來的辛勤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代表北京注協向委員們在專業上辛勤付出和無私貢獻表示感謝。郭會長表示,成立專家委員會的初衷是順應行業需求,發揮行業人才專長,樹立專業權威。一年來委員會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行業內外均產生了很大反響,取得了成效。
對于今后的工作,郭會長要求委員們要認真學習研究“十八大”報告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認真研究《報告》和《決定》中提出的“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及“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等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等政策在注冊會計師執業技術層面上的應對;關于政府和市場的職能,做好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委員會要把這些政策信號作為切入點,將他們轉化成行業的正能量和源動力。
汪寧秘書長認為,委員會的成立對北京地區注冊會計師行業主要有三方面的影響,一是加大了人才儲備,選拔了一批一線專業技術人才;二是將協會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進一步細分,提高了針對性和實際效用;三是擴大了北京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影響。汪秘書長對委員會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委員會要在專業層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面對政府購買服務的擴大、證券市場乃至整個經濟市場的改革,研究和提升專業服務的能力;二是要逐步加強委員會自身建設,加強研究課題的管理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委員會工作制度化、科學化。
張文麗副秘書長對委員會一年的工作做了總體介紹,并對委員們不計報酬、不計個人得失,利用業余時間,為行業提高專業水平和技能付出很大心血表示由衷的感謝。張副秘書長希望無論新老委員都能夠繼續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在專業的道路上走的更好。
委員會代表、IPO委員會主任、信永中和合伙人詹軍主任表示,委員會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北京注協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作為委員會一名成員,通過這一年的工作,愈發感到行業人員對委員會的期許,同樣也感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委員會今后將一如既往的認真鉆研,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加強委員會的力量,更好的服務于行業同仁。
天職國際事務所合伙人邱靖之介紹,對于專家委員會出具的專家提示,天職國際事務所總是在第一時間在所內傳達,組織相關人員研討,并結合專家提示的具體內容進一步考慮所內的相關專業文件和標準。邱主任表示,專家委員會的工作緊扣行業熱點,時效性與實用性并舉,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為事務所相關人員執業提供參考標準和工作指引的同時,在促進事務所執業質量提升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高新技術企業審計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上,郭文杰會長、張文副主任、汪寧秘書長、張文麗副秘書長和邱靖之主任向新成立的高新技術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
高新技術委員會主任、天職國際事務所合伙人汪吉軍主任作為新委員代表表示,委員會將虛心向老委員們學習,恪盡職守、盡心盡力,為行業做實事。
通過認真的總結和討論,各委員會對2014年工作初步形成以下方案。
IPO審計專家委員會:1. 討論確定委員會專家提示的選題和審核流程;2. 初步將IT審計的應用、舞弊的考慮和應對、新股發行注冊制對會計師的風險和責任應對以及高風險業務的界定與把控列為今年的研討提案。
上市公司審計專家委員會:1. 委員會計劃在2014年陸續發布10個左右的專家提示;2. 搜集近三年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行政處罰的相關信息,歸納類型、分析原因,發布風險提示;3. 選定部分特定行業,開展對收入、成本審計的專題研究,并發布研究成果。
司法會計鑒定審計專家委員會:1. 組織案例講解培訓;2. 編輯司法會計鑒定案例; 3. 召開與相關政府管理機構和事務所的座談研討會; 4. 適時提供專家提示。
民間非營利組織審計專家委員會:1. 對各類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審計報告開展研討;2. 對非貨幣性捐贈的公允價值、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制度等問題開展專題研究。
高新技術企業審計專家委員會:1. 對相關事務所執行高新技術企業審計情況展開調研;2. 針對高新技術企業收入、費用的審計問題進行專項研討,并形成相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