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資產評估協會于2015年1月16日召開教育培訓委員會2015年度第一次會議,針對當前行業專業、人才、市場三大突出矛盾,深入討論了如何改革創新行業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模式、如何幫助評估機構切實解決找人、育人、留人、用人等問題。現將會議觀點綜述如下:
一、以市場為導向,更新行業人才發展觀念
2014年國務院密集出臺了多項簡政放權新政,評估行業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業資格認定由原來的“準入類”調整為“水平評價類”;評估機構資質認定由原來的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在這個由“市場”主導的新格局中,全行業應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刻認識改革主旨和發展方向,準確理解和把握改革目標和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抓住國企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給評估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服務空間,認真貫徹落實行業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規劃,以拓寬人才入口、壯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知識結構、完善人才建設制度為總目標,進一步更新人才發展觀念,在人才培養中注入更多市場因素,通過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模式,實現行業真正轉型升級。
二、行業人才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是后備人才嚴重缺乏,人才供應斷鏈。由于我國資產評估學歷教育和專業碩士培養起步較晚,且開設此專業的院校較少,學生生源不足問題突出,再加上2014年國務院27號文件的出臺,評估師職業資格認定暫停,專業人才供應鏈中斷,使人才供給問題雪上加霜。另外,囿于近十幾年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門檻過高,行業人才準入難,人才供給不足,出現人才年齡結構老化新常態,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人才知識結構單一,難以與高端客戶相匹配。北京大中型評估機構主要為國企(央企)、上市公司和跨國公司等客戶群體提供高質量的評估服務,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知識更新飛速、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傳統、單一的評估服務已不能滿足不同類別客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隨著行業改革的不斷推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券商、投行、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等潛在競爭者的不斷涌入,評估行業將真正面臨人才競爭和業務競爭。
三是人才流失嚴重。評估機構最大的資本是人力資源,人才流失會導致技術質量和管理水平降低。影響人才流失的外部原因有國家政策的變動、行業潛在競爭對手對業內優秀人才的青睞,等等。導致行業人才流失的內部原因在于部分評估機構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其中管理者素質不高、員工激勵機制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評估體系、缺乏合理的薪酬結構、未能建立針對核心員工的長期職業發展規劃和企業文化氛圍是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新形勢下行業人才發展對策
一是樹立以市場配置為主導的人才發展觀。隨著我國資本輸出、產業升級和轉型、資本市場的完善、混合所制的推進,評估行業的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同時也對行業人才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障行業人才隊伍層次和知識結構水平能夠與時代發展、市場需求相適應,行業協會應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轉變工作思路,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模式,積極引導評估機構從專業化走向多元化,從測算價值走向發現價值。同時充分學習借鑒外地評估機構找人、育人、留人、用人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有選擇性的復制到我們的人才培養和管理中。
二是立足專業,從單一型走向多元化。堅持以評估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重新定位行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拓寬專業人才的知識面,全面打造一支懂技術、精管理、熟悉現代商業運行模式、開拓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以一流的人才及專業、全面、到位的服務贏得市場,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三是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增強員工歸屬感。積極引導機構牢固樹立“用事業造就人、用文化凝聚人、用薪酬激勵人、用感情留住人”的人才理念;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錄用、人才使用、人才培養、人才評價、內部晉升和收入分配機制;尊重人才的價值取向,為各類人才設計職業發展規劃,為優秀人才提供順暢的晉升通道;尊重員工勞動,關心員工訴求,支持員工成長成才,營造舉賢任能、和諧協作的濃厚氛圍,努力提升員工對機構和行業的認同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四是擴大職業范圍,延伸服務鏈。面對四大、券商、投行、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等潛在競爭者不斷涌入,評估行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立足專業的同時加大業務創新,評估服務可向企業盡職調查、企業價值管理、企業投資戰略分析等領域延伸,通過為企業提供一條龍增值服務,吸引客戶,留住客戶。
五是有效配置人才資源,實現人才效益最大化。科學指導評估機構建立靈活的人才供給機制。一方面,拓寬人才外部供給渠道,廣納人才,以人才結構、知識結構的多元化來促進服務產品的多元化和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另一方面,盤活機構內部人才資源,充分發揮好總公司的人才樞紐作用和分公司的人才調配基地作用,根據總分公司的業務特點及動態變化,發揮協同效應,預防人才資源閑置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