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圭:要抓緊培養三類新型的會計師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 2017-06-16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陳毓圭近日在2017ACCA北京年度峰會表示,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進步,正在以它前所未為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也改變著會計人才的定義和會計人才評價尺度。在新的科學技術環境下,要加緊培養三類新型的會計師:創新會計系統的會計師、在新的平臺上工作的會計師、為企業創新提供會計服務的會計師。
2017ACCA北京年度峰會以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探討了在“中國新經濟”大背景下,專業財會人士如何在企業和公共部門內部推動創新,利用最新科技、全球化發展、人口結構轉變的機遇,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陳毓圭在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說,探索會計行業、會計職業和會計工作的創新,離不開三個大的背景因素,一是科技進步,二是科技進步引起的商業模式創新和經濟社會結構變化,三是以上諸因素結合帶動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體系的創新。
陳毓圭指出,會計行業、會計職業和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是革命性的。要適應服務環境、服務對象和服務需求的變化,就要創新會計服務手段、創造新的會計服務模式,其中最根本的,是培養新型會計人才。一是創新會計系統的會計師,新的會計系統不再是僅僅服務于理財理稅的系統,而是與生產經營、設計制造、治理管理、預測決策、規劃控制、理財理稅、審計鑒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系統,在這個大系統當中,會計作為一個子系統可能不再是一個物理上獨立的存在,幾代會計學家所追求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互通的大會計時代已經到來,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二是在新的平臺上工作的會計師,新的平臺是互聯網平臺、云平臺、智能平臺、技術經營管理諸功能融為一體的平臺;三是為企業創新提供會計服務的會計師,隨著科技創新和企業創新,企業的估值系統要創新,會計信息結構要創新,理財理稅的方式要創新,審計風險模型也要創新。
陳毓圭說,培養新型會計人才并不是把所有的會計師都培養成計算機專家、軟件專家、人工智能專家、企業家、戰略家,因為會計功能在經濟社會體系中有它獨特的邏輯和獨特的價值;新型會計人才是與科技進步和企業創新共生共長、互動互補,同時保持獨特價值的專業人才。新型會計人才應當至少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質:一是對經濟金融文化社會法律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廣泛的聯系有全面的認知;二是對科學技術進步的邏輯以及他們造福人類的機制路徑有正確的理解;三是對會計審計理財理稅這些核心會計功能的工作機理有深刻的把握;四是具有自我學習、持續學習、跨界學習的能力。